目前分類:防蚊驅蟲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年4月到9月,俗稱「青螞蟻」的隱翅蟲就會大量出沒,因為體液含有特殊蛋白,會造成人體皮膚紅腫、發炎甚至潰爛,又有「夏日毀容殺手」之稱。

 

隱翅蟲是一種小型昆蟲,因翅膀不明顯而得名,它屬於節肢動物門的隱翅蟲屬。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體長約○‧五至一公分,寬約○‧二公分,胸部是鐵青色,腹部是黑黃色相間的環紋(如下圖)。

隱翅蟲  

 

隱翅蟲皮膚炎的流行和蟲體的生活習性有很大的關係。此蟲喜好棲息在草叢或樹林中,所以受害者以山區、農村或郊區居民為主;近來由於都市綠化的結果,都會地區的病例亦不在少數。其主要在每年的夏季出沒,爬行的速度很快,也能飛行,尤其是陰雨或濕熱的天氣或棲息處受到騷擾時(如整地、伐木及除草丶等),它的活動性會更加劇烈,甚至會傾巢而出。

隱翅蟲本身還有趨光習性,夜間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再加上體型小,可穿過一般家庭門窗之紗窗。所以很容易潛入住家中,侵害人體;夏夜中在公園約會的情侶及野外活動的民眾也都是高危險群。侵害之部位主要以沒有衣物遮蔽的曝露部位為主。

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造成的。隱翅蟲素附著皮膚後會產生緩慢痊癒的壞死性紅斑。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 時,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富含隱翅蟲素),而引起皮膚病變,造成線狀的病灶;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則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形成糜爛的局面,這時若 患者之手指沾到毒液,再去碰觸到的皮膚,會有如同抹果醬一般,將毒液散佈開來而引起廣泛的病灶。也就是說因為蟲子在人體曝露部位爬行而造成線狀痕跡(如下圖)

隱翅蟲毒液感染  

 

  當不自覺地打死或夾死蟲體會造成大片糜爛的病灶(如下圖)。

21-1-a3

隱翅蟲皮膚炎通常是在早上醒來才突然發覺的急性接觸性皮膚炎。患者常覺得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民間常認為這是「長腳蜘蛛撒尿」的結果。

臨床上病:

一開始呈現線狀、斑片狀或混合型的浮腫性紅斑,有灼熱及刺痛感;

在二十四小時左右開始出現水⅖、膿⅖及潰爛的變化;

如果有適當的處置,患處可在三至四天後乾涸,並在六至七天左右落屑痊癒,但可能會有一至二個月的色素沉著反應。

若是處理不當,如:以不當之溶液或藥劑洗滌、隨意搔抓弄破水⅖及膿⅖,可能造成續發性的細菌感染或全身性的過敏反應,甚至於會留下難以磨滅的色素或疤痕。

 

被毒液感染之處理:

1.應先以清水溫和地沖洗患處,以乾淨的紙巾或毛巾壓乾患處後,迅速就醫為宜。

2.醫師會給予病人外用抗生素藥膏來預防細菌感染或口服止痛止癢藥減低疼痛及搔癢感

3.只要維持傷口患處不要有細菌感染,傷口癒合是非常之快。

4.在自我護理上應先以清水(不須使用肥皂)溫和地沖洗患處,沐浴後立即換藥,並小心不要意弄破水泡,以乾淨的紙巾或毛巾壓乾患處,不可搔抓以免加重發炎造成色素沉著,也要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菸酒、酸辣、檳榔等)。

 

 

奉勸大家在涼夏的夜裡:

1.儘量不要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動,不得已時請穿著遮蔽性衣物或使用驅蟲液。

2.就寢時儘量開冷氣而不要開窗戶睡覺,若為響應節約能源,請使用蚊帳或儘量減少身體的曝露,以避免隱翅蟲侵襲。

3.儘量熄燈就寢,以免誘蟲犯罪。

4.看到隱翅蟲停在皮膚上時,請大發慈悲,千萬不能打死它,以免大量毒液濺出,最好用口將蟲子吹走即可,不要冒險。如此才能遠離隱翅蟲的毒害,讓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夏天。

文章標籤

珼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酒精、無樟腦,不含DEET(敵避)的【精油防蚊液DIY

 

我以前買的防蚊液,現在都只噴環境,小孩子的肌膚我都不敢噴了....><

原因是~~<參考網路資料>

若市售的防蚊液的產品標籤上面印有「環署衛製」或「環署衛輸」字號,就屬環境用藥是不能噴灑於人體;要"衛生署"核准的,才能噴在身上哦!
(
趕快回家看看你家那瓶防蚊液吧~)
你還在買市售那些成份說明不詳的防蚊液嗎?
你知道目前有太多市售防蚊液是不能噴撒於人體的嗎?(有些防蚊液的使用方法標明「噴灑於人身活動周圍之環境及物體上。」或「離衣物1015公分處噴灑。」)
注意看看若你買回家的市售的防蚊液的產品標籤上面若是印有「環署衛製」或「環署衛輸」字號,就屬「環境用藥」是不能噴灑於人體;必要"衛生署"核准的,才能噴在身上哦!

若屬於「環境用藥」其實是不能拿來用在人體肌膚上的(注意看看產品外包裝有沒有註明不能噴撒於人體),如果你還在拿這種防蚊液的話,建議還是把它拿去噴家裡的紗窗、帳棚、地板等地方去防蚊囉!

 

剛好跟朋友聊起,朋友問我:做手工皂時會有加精油,那是不是也可以做網路所說的草本防蚊液或精油防蚊液之類的??

精油防蚊液??!!當然可以啦......

那我就來估狗一下,看看什麼精油會讓蚊蟲軟趴趴,飛到東~飛到西,就是不飛來你身上

 

★尤加利精油:驅蚊力次強。

★檸檬香茅精油:驅蚊驅蟲力最強,但味道不佳,持久力也差。

★雪松精油:抗菌、除蟲,有淡淡的松脂味。

★薰衣草精油:味道受一般人喜愛。

★玫瑰天竺葵精油:驅蚊力強,氣味芬芳,是防蚊液首選精油,但價格比較貴,只有進口品牌防蚊液會使用,但價格都很驚人。

★茶樹精油:抗菌力強,對皮膚溫和。

★精油乳化劑:可讓精油與水溶合,噴灑於肌膚上不會有黏膩感。

★檜木純露:代替純水使用(檜木也有抗菌效果)

 

步驟1:先將鋁噴瓶用清水洗淨後,放入烘乾消毒機裡(消毒第一關)。

步驟2:待瓶身烘乾後取出,噴上藥用75%酒精(連噴嘴也一起喔),再次放入烘乾消毒機裡(消毒第二關)。

 

 

img1397795422026.jpg

 

步驟3:將全部的精油與精油乳化劑以1:2調合。

步驟4:取出鋁瓶,將精油先倒入鋁瓶中,再按比例倒入適當的檜木純露,蓋上噴頭搖一搖就完成囉。

 

精油防蚊液DM-2.jpg  

文章標籤

珼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